【华纳公司客服讯】"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基本需求,而对于"住"的部分,自1998年开始的住宅商品化改革使得中国的房地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从那时起至今,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住房短缺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如今,我国城镇家庭拥有住房的比例已达96.86%,户均拥有住房超过1.5套,表明我国住房资源总体上已经出现过剩。对此,融创集团的董事长孙宏斌指出,尽管住房资源总体过剩,但多数住房质量较低,优质的中高端住宅仍然非常稀缺。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商品房的更新换代也在加速,加之时间的推移,许多年代久远的房屋已变得破旧不堪,小区的基础设施也未能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尤其是那些超过20年历史的老房子,这些位于城市老城区的“老破小”,不仅房屋和环境破旧,基础设施亦大多损毁严重。虽然这些房子位于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但糟糕的居住体验使得许多年轻人选择搬离。
目前,这些老小区主要由老年人和租户居住,居住环境日益恶化。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老房子大多无电梯,上下楼需靠走楼梯,这对许多高层的老年居民来说尤其困难。因此,尽管这些老房子地段优越,周边设施完备,人们更愿意住在条件更好的房子中。过去,改善这类老小区的居住环境通常采取拆迁的方式,不仅能彻底解决居住环境问题,还能通过重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然而,自2019年起,我国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数量急剧减少,2020年起,老小区的旧改工程得到了全面推进,这意味着这些老小区将不再进行拆迁,而是选择进行翻新改造。大部分老小区不再拆迁而选择翻新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现存的老房子大多结构尚可,拆迁会造成资源浪费;其次,住房资源不再短缺,无需再进行大规模的拆迁重建;最后,拆迁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这不利于市场的健康调控。实际上,许多老小区的居民并不希望搬迁,因为他们所在的房子地段良好,如果能改善居住条件,他们愿意继续居住。

至今,老小区的翻新改造已经推行了超过两年,许多小区的改造已经完成,并在改造过程中,不少小区还成功安装了电梯,便利了居民出行。除了电梯安装,其他的翻新工作基本未引起争议,但电梯安装却是个例外。争议主要是因为高层的业主坚持要安装电梯,而低层的业主,尤其是一楼的业主则坚决反对。一楼的业主反对安装电梯的原因很明显,因为他们不需要使用电梯,而电梯的安装对他们来说毫无益处,还可能影响采光、通风,增加噪音和安全隐患,以及增加维护费用。
因此,在老小区的翻新改造过程中,针对电梯安装问题,许多小区的业主之间存在很大分歧,最终由于低层业主的反对,许多小区未能安装电梯。然而,并非所有老小区都未能安装电梯,一些通过高层业主与低层业主协商,并给予一楼业主适当补助的小区,最终成功安装了电梯。对于高层业主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使得许多行动不便的老人现在可以轻松乘坐电梯。
然而,当许多人以为加装电梯的问题已经圆满解决时,一些高层业主却开始感到后悔。原因有以下三个:
首先,生活成本增加。尽管有补助,高层业主仍需负担较多费用。电梯加装后的维护和运行费用不低,且这些费用通常由使用电梯的业主按楼层比例分摊,导致高层业主支出增多。
其次,安装外置电梯影响房屋结构。老建筑原本无预留电梯位置,加装电梯需破坏结构,电梯的运行噪音和振动可能会加剧结构问题,增加房屋的安全隐患。
第三,电梯老化会降低房屋价值。外置电梯易于老化,常见故障多,维修或更换成本高,不仅增加了业主的额外支出,还可能由于电梯的问题而影响整个房屋的市场价值。